福安棲云寺
棲云寺位于福安城關西郊仙岫嶺下,與陽頭隔溪相望,風景秀麗。開山祖師平泥法師于唐宣宗大中八年(841年)來此興建,為福安諸寺之先。
據傳宋朝紹興十六年(1115年),一次洪水淹沒福安,百萬災民,尸骸遍野。棲云寺僧眾盡力收埋無主尸體,并立塔、碑于寺之左側。棲云寺在明清期間曾一度荒廢,由于陽頭李登坡居士熱心扶持,于民國年間修復。
1941年,瑞亮老和尚率門徒廣慧祝發于此。十方善信、諸山長老,慷慨捐資修寺。諸僧艱苦創業,建大雄寶殿、觀音閣和天王殿等。廣慧繼任棲云寺住持后,率寺內眾僧自食其力,自耕自養,弘揚正法,于1953年被選為鄉人民代表。1956年被選為福安縣政協常委,并當選為縣人民代表大會第二、三屆代表。
改革開放以來,廣慧法師榮任福安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。1981年福安市佛教協會成立以來,一直任副會長,是福建省德高望重的老和尚。廣慧法師特別重視人才培養,高徒輩出。門徒傳揚法師和傳禪法師今在美國、菲律賓傳法。徒孫7人中有人畢業于靈巖山佛學院研究生班,還有的就讀本科班、大專班、中專班,整個福安唯有此寺在外讀書的僧人最多。棲云寺現已重建大雄寶殿一座,約434平方米。廣慧法師雖年80余歲,雄心不衰,擬繼續籌建天王殿、觀音閣、鐘樓、鼓樓、放生池,使千年道場更加完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