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浦海月巖寺
漳浦海月巖寺,舊稱海月庵,背山面海,山石千姿,海云百態,風景壯麗。巖系天然石洞,辟石洞為佛寺,每當月華初上,必照佛頂,故名。巖寺地理位置處于梁山山脈南麓,是閩南地區著名的古剎。梁山自古就有“閩中之望”之稱,九十九峰巍峨高險,山中樹木豐茂,巖崖峻峭,遍布天然的石棚和石洞,巖寺背靠梁山老人峰,俯瞰漳江入??诤蜄|山灣,盡攬江山形勝。梁山山脈屬于漳州最高峰(海拔1545米)的大芹山支脈。據《漳州府志》載:“海月巖,宋時建,辟石洞為佛臺,俯瞰大海,海月初上,必照佛頂,故名?!泵鞔拇ò床旄笔龟愬\在文章中記述:“不知巖創何代,有石刻宋咸淳時重興……”至明初,寺廟廢圮,僅存遺址。以后屢廢屢興,嘉靖年間(1522-1566年),漳浦興教寺性德和尚重修海月巖,敝納鶉衣,日夜辛勞修建道場,使諸多勝景不至湮沒,近年又修葺一新。
海月巖兩塊互拱的巨石構成了天然山門“不二門”。入門稍一轉彎,便見一塊磬石,上鐫“海月巖”3字,下有篆書“鷲嶺云門”4字。
海月巖景區方圓5平方千米,背倚古貌蒼然的老人峰,前挹茫茫無際的滄海,山上又有巖洞古剎,融壯闊與清雅幽靜于一體,是以古往今來,游客絡繹于道,題刻遍于崖壁。存有歷史碑刻60余處。除了摩崖石刻群之外,海月巖還有大小佛像108尊,其中“洛伽境”,在一塊石筍上精雕細刻出一尊觀世音菩薩,赤足履地,栩栩如生,可謂巧奪天工?,F摩崖石刻及造像均已被列入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。
民謠說“海月巖,好風景,石頭作厝頂”。依天然石洞建寺,洞頂覆蓋一巨石,石長31米,寬13米。寺內石壁雕刻一尊佛像,旭日初照,謂之“日出窺禪”。中秋之夜(約20時30分),月光經巖下“羊角潭”水,水光反射,恰照佛胸,稱為“月照禪心”,恰如大雄寶殿殿前有副楹聯題曰:“海氣凝云,云氣結成羅漢淚;月光映水,水光返照菩提心”。洞門匾額是“鷲嶺云門?!彼履蠋r壁上刻有“無住境”3個大字。南面海中有石礬塔,屹立于漳江入??诘牟繘]間。塔高約30米,共7層,上鐫“斯文永昌”4字,塔身中空,可以攀登。北有老人峰,俗稱“海外金剛”,高聳于云霧縹繞之際,風光綺麗。寺前曠埕,憑欄遠眺,眼前一片鹽田,就像作文本一格格整齊有序地排列著,可謂海天遼闊,煙波浩渺,雄偉壯觀。
海月巖寺自宋以來,歷代屢經興廢,現主體以大殿、地藏殿、功德塔、梁石神祠、淡云室等建筑組成,其中大殿占地面積約70多平方米,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。該寺為比丘尼道場,常住尼僧3人。
上一篇:龍海瑞竹巖寺
下一篇:已是最新文章